博谈天下博谈天下博谈天下

万分之一的猝死概率!高以翔的去世,责任到底在哪?

万分之一的猝死概率!高以翔的去世,责任到底在哪?(图1)
11 月 27 日凌晨,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晕倒。节目组称,现场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展开救治,并紧急将其送往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悲剧发生后,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人们关注节目组在抢救过程中的失职、与艺人签订的合同中存在的不公平盘剥,以及国内综艺类节目的录制强度和整体生态。


从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上来说,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中青年,面临心脏病相关死亡的几率到底有多大呢?


来自真知拙见 KnowledgeHot 的嘉宾@E.Kelly慕尼黑大学流行病学硕士在读,研究营养流行病学)指出:


高以翔是台湾人。按照台湾地区 2016 年发布的的死因统计,25 - 44 岁年龄组因心脏病而死的死亡率为 17.7/10 万。
也就是说,2016 年,在全体 25 - 44 岁的台湾居民当中,平均下来只有一万里挑 1.7 个人会倒霉到因为心脏疾病而死。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心脏疾病死亡的数字,还包含了很多慢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或者先天性心脏病不治而死的人。也就是说,对于高以翔这种急性的,很可能是因应激等原因造成的电生理失常所导致的心跳骤停,在这个 17.7/10 万当中都还得再乘一个起码 0.5 以下的系数。鉴于具体占比实在查不到,在这里只能靠临床实习的经验估计,我们可以暂定万分之一。


另外,严格来说,2016 年离今年 2019 年已经有一定距离,可能这个数据不见得最新;但考虑到台湾地区过去十年间心脏疾病的死亡专率数量级非常稳定(详见下图台湾地区死因统计年报),因此 3 年前的数据对于我们在这里粗略估计概率的数量级而言仍然是可以接受的。

万分之一的猝死概率!高以翔的去世,责任到底在哪?(图2)


台湾地区死因统计年报


再加上我们有先验知识,高以翔平时热爱健身,身体机能应当优于 25 - 44 岁男性台湾居民的平均水平,因此基于这些先验概率计算出的后验概率应当比前面估计的万分之一更小。


这是什么概念?


在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信息的范围内,没有高度指向性的可信证据显示该嘉宾不健康,或者有更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隐疾;并且,以他目前的年龄而言,他仍属于心脏疾病死亡低危人群的范畴中。所以,如果没有任何外部诱因,那么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他自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概率非常之低。


因而在这次事故中,我们不应当因为综艺嘉宾身体素质「可能万一有什么隐疾」,就停止对节目组的任何追责。



同时,来自真知拙见 KnowledgeHot 的嘉宾@杏林小草指出,青壮年的猝死原因有很多,相当一部分没有办法事先防范,既无法做到发现,也无法提早预防。


这类事前难以觉察的猝死,主要依靠发病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心肺复苏和 AED ,所以我们要大力普及全民懂心肺复苏,普遍安放 AED 装置。


还有一部分猝死是可以预防的,这类猝死本质上属于冠心病的范畴。
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不健康因素,促成了冠心病提前出现。但是青壮年的冠心病跟老年人有一些不一样,不一定经历反复心绞痛的阶段,有可能一发作就是致命性心律失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谈天下 » 万分之一的猝死概率!高以翔的去世,责任到底在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