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一段视频在武汉市民的微信群中流传,视频内容是在武汉南湖的一家商场内,一个外卖员用刀把人刺伤在地。
行凶的外卖员被随后被赶来的警察和商场保安一起控制住,被这个外卖员刺伤的是商场一家店铺的工作人员,120赶到后被刺伤的男子已无生命体征。经过警方调查,行凶的外卖员32岁,行凶的原因是外卖员与被刺男子发生口角。
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的同时,还有谣言说外卖员是因为差评所以拿刀报复。随后外卖平台发表声明辟谣,订单的商户和用户都没有差评信息,网传因为差评行凶是谣言。临近年关,本来正是大家期待回家过年的时候了,这个外卖员一时冲动,让自己和受害人背后的两个家庭受到重创。持刀行凶,必会受到法律严惩!但是这件事背后,还是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为什么这种事情在网络传播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外卖员因为差评行凶伤人?谣言比真相跑得还快。这是因为能让外卖员情绪失控的最大可能,就是差评。作为顾客,给出一个差评就是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或者打个电话投诉,虽然很多点外卖的顾客知道被投诉的外卖员会受到惩罚,但是顾客并不知道差评的后果有多严重。实际上对于外卖员来说,一旦外卖员被投诉,平台会扣掉数外卖员数十元甚至数百元的收入,外卖员送一单只能挣几块钱,一个差评就意味着大半天白干了。在很多对外卖员的采访中,风吹雨打不是他们害怕的,最怕的是遇到顾客的差评,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因为啥:外卖这一行,是最近这些年才出现的一个新行业。根据统计,在两个主要的外卖平台上,注册人数已经超过了500万人,在全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数百万的外卖员在奔波。外卖员是我们身边很常见的行业之一。但是外卖员遇到的很多麻烦顾客并不清楚,比如很多外卖员会被偷餐:
风里来雨里去是外卖员的常态,网上关于外卖员“啥都会”的段子看多了,很多人忘记了他们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并不是每个外卖员都能身怀绝技,大部分人只是在城市里不断穿梭,挣钱养家糊口,在新闻中经常会听到外卖员遭受意外的新闻:
在微博上有人在外卖员行凶这件事给出了很多的评价,有人会说差评扣点钱对于外卖员算什么能?经常听到外卖员每月收入过万的消息。但是真的每个外卖员都能收入过万吗?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的外卖员每个月也只能赚几千块:
外卖小哥虽然只是城市中普通的一员,但是新闻中经常会出现他们的名字,可能是给救护车引路:
也可能是自己接到了要买木炭的订单,怀疑有人要自杀而报警,最后救下了想要自杀的人:
我写这些,不是想替那个外卖员犯罪分子说好话,他犯罪了本就该严惩。我是发现,在这件事爆出来之后,很多顾客把对凶手的不满,变成了对外卖员这个行业的不满。媒体一直都在宣传,对外卖员体谅,外卖员也这个群体中也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绝大部分的外卖员都会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有顾客点外卖,备注了不要按门铃,外卖员在门口等待了一个小时:
外卖员满足顾客的要求,顾客也多体谅外卖员的辛苦,很多的矛盾可能就不会发生。外卖员行凶这件事的讨论中,有个话题讨论度非常高:“是否应该取差评”的,大部分人是不赞成取消的,很多人还说出了自己给差评的原因。
最多的情况还是沟通和态度问题,如果自己点的外卖还没送到,就被外卖员点了送达,联系外卖员还联系不到的,那顾客肯定会觉得生气:
这个时候当然可以给差评,这是顾客的权利,外卖员辛苦不是顾客就能忍受的借口,体谅外卖员的辛苦,不是绑架顾客的理由。体谅是相互的,顾客付钱了享受服务,外卖员及时送达,如果真的遇到什么问题不能及时,那就及时沟通,体谅顾客饿着肚子着急等餐的心情。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个外卖员工作中总是犯错,素质低下,那差评是把他驱逐出外卖队伍的好手段,所以外卖员不要觉得顾客的差评一定是坏事,顾客对外卖员的评价,也是为了让外卖员这个行业更好发展。
当顾客和外卖员都能互相体谅对方的时候,很多问题都能通过沟通解决,如果遇到天气恶劣的情况,顾客多理解一下送餐慢的原因,如果外卖员确实做得不好那遇到差评就当是对自己的提醒。
外卖员和顾客不是对立的,一个付钱享受服务,一个提供服务来赚钱,谁也离不开谁。悲剧的导火索可能就是几句气话,多体谅多沟通,多一些换位思考。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让自己的人生变成了悲剧!(素材来源@梨视频、@头条新闻、@澎湃新闻、@新华网、@每日经济新闻、@凤凰网、@山东卫视、抖音@大冶公安、@魅力庐江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博谈天下 » 外卖员行凶是错,可你骂所有人就对了吗?